二、走向社会
尽管有不少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设计的社会主义是从空想到科学,而我们中国 1958 年搞的共产风是从科学到空想,翻来覆去,变化无常,但始终没有改变我对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的淳朴信仰,不可忘记,是毛泽东老一代伟人,帮助我们推到了三座大山,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又是邓小平一代伟人,领导我们穷人变成了富人,建国以来就是这些开国元老们,都是在为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强大谋幸福,客观的论断,在前进道路上仅仅是“法快、法慢”的问题,发自 1958年刮过的共产风。共和国的元老们和他的子民百姓们,对于那段是非曲直的争论,不论是主张派埋怨“观潮派算账派”的右倾危险而至,还是算账派埋怨“主张派当家不算账”也罢,接踵而来人为不可避免的 1959 年至 1961 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惩罚,让共和国的开 国元老们和他率领的百姓们,全都一起进入了与饥饿威胁的艰苦斗争中。
此时的我,正好圆满了人生第一旬的少顽梦岺,上半年完成了 4 年初小的学业,下半年升入高级小学“本科”,正处在顺着仕途的天 梯迈出了第一步,多么令人奋进风华正茂的好年华啊!我在人生“三 观”的道途上很早就立下一个志愿,长大后做一个好的中医,为穷人 治病,只收成本惠及百姓,于是我在假日期间背上那装满“本草纲 目”“中草医学讲义”“内经讲义”和“方剂配伍”等类的书籍,前 去山口拜求任德泽大伯求学中医,为的是先弄懂理论知识,再投奔医 学部门,成就我完成一名中医先生的美好愿景,为了这,我把人身体 的构成,各部分的性能,发病原理诊断施治等,在内经导论中的文言 学说背得滚瓜烂熟,每次提问,我都勇敢自信的站起来回答:“人以 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津液相承, 神乃自生。”为了实现我的“天使”想。我还天天练习在长板凳上 睡觉,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就去当兵,通过部队报志愿去学医,仍有 可能达到目的,但是命运的安排却恰恰不是那样,1959 年考入高小后,不到两个月我就生病了,一场大病昏睡了 4 个月,到班主任刘美 云老师来家看我时,我才刚刚拄着拐棍下炕站起来,此时的家中一贫如洗,我哥姜汉文早在 半年前已不堪饥饿的 威胁,背着一块小氇子, 拿着半块花生饼,趁着夜间自闯关东去了,哥走的那天下午(1959 年农历芒种节前后)娘搜遍全屋实在也拿不出什么东西送他,找了半天,拿出了一个我上学 时用过的布书包和一个碰破瓷的旧茶缸,另外,找出了一个酱紫色的半截旧褥子,包上了两双废旧鞋,找出了押在旧木箱子底下全家人都不敢动用的,两个月前哥在济南白马山拉石头做苦工被一鞭赶回家时卖掉的那辆地排车仅有的五十元钱,和一张姜锡富三叔从东北寄回的已经用过的“出关”购票证明信,哥小心翼翼的把钱和证明信包装好,放在紧贴肉身的背心口袋里,随后是来自母亲的一片嘱咐:“到东北 后,随你在哪个地方找到活,都要好好干,特别要注意安全。”哥说: “放心吧,到了东北找到活,我马上会来信的”!当时我在门坎外, 说了一句直言不讳的话:“哥,你到东北后,找什么活也别下煤窑哇! 下煤窑一旦砸死了可就回不来啦”,话没说完,额头上突然飞来一个 笤箒疙瘩,砸得我满眼火星,原来我说的 “实话”不是时候,惹怒 了母亲,一不小心顺手扔过来的,我捂着头忍着疼哭了半天,看到母 亲和我哥十分无奈加心疼的样子,我只好强忍不哭了,母亲把下午就 提前包好并蒸熟的 “大菜包子”端上饭桌,那是用地瓜面做皮子, “辣菜干”做馅子,有盐但没油,那年月全家人一年到头也分不到几 两油哇!娘在馅子里瞌了两个生鸡蛋,一年到头来也尝不到“点滴” 腥味的我吃的真香啊!父母一口也没尝,看着我和哥饥不择食的样子, 心里自然分享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天黑了,约有夜晚二十二时辰,哥 问我:”“你给生产队为我写的“请假条”交出去了没有?”我说: “昨天下午就交给生产队长了,队长大爷爷还在大会上表扬你呢!说大家都学姜汉文有事要请假,不但不挨罚,还要表扬你呢,那请假条上编造的谎言,“请假人姜汉文因突患痢疾卧床没起,请假三天” 。 没想到这张请假条为我哥一下子请了三十四年的假。那天夜晚,全家 人为我哥吃了“送行饭”以后,我哥的后半生三十四年生活从一九五 九年六月份开始,坎坎坷坷是在东北度过的。哥在上路前,父母依依 不舍地把哥送到大门外,怕引起狗咬被人发现便含着泪悄声回家了, 黑暗中我恋恋不舍的一直把哥送到家后五十余米的汶河井边,突然想 到家里桌子洞里还有一块全家人都舍不得吃的“花生饼”,那是一块 饿不到万不得一的时候,谁也不敢去碰的“救生饼”,因为时间一长, 都把他熟视无睹了,现在我哥走了,上火车去闯关东了,举目无亲,一路上千里、万里买完火车票、汽车票下车就没有钱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钱没粮票还不得饿死在路上,想到这,我要哥站住别动,我说忘了点什么,一会儿就回来,我飞快的跑回家,不一会儿又飞快的跑回原处,拿出花生饼就往哥怀里塞,哥说什么也不要,哥看我急的马上就要喊起来,无奈何就着井上面的“石头井桩”一瞌两半,哥给家里留下一多半,把余下的那一少半放进了布书包,回头嘱咐我“一定要听父母的话,没事的时候多给我写封信”!然后转过身上了汶河坝,直到左转弯上了泰莱路,直到完全消失什么也看不到的那个时候,我才转身含泪回家,哥冒着四十五里地的徒程奔泰安火车站上火车闯关东去了。我在家一步一步数着哥的脚步,大约到天亮,这一夜,我流着满腮的泪水彻夜未眠。
家里舍下两位年老多病的父母,他们唯一本能的想法,就是如何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我拉扯大,成为他们立身安命和对社会的有用之人,加上刘老师的劝导,“这孩子生性好学,文科很好,在校时有组织和活动能力,好好培养必成为有用之人。”当时我听到那个“用”字非常高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只要有一技之长,那肯定是有人用的,只要有人用就能给碗饭吃,只要有饭吃就能活下去,只要能活着,就不可能只为了吃饭!想到这儿,我说:“娘!这次刘老师来,给我送来了生命的动力,比什么都珍贵,我一定要坚持锻炼,好好活着,为父母和刘老师争光!”临走 时,可怜的母亲拿不出任何东西酬谢老师,找了半天,用弯针穿了十几个咸菜疙瘩,作为唯一的回敬礼品,两位老人紧握着双手,脸上含着满腮的热泪,那紧握不舍的双手,那抹不去的热泪,包含着对一代儿女的莫大期望,激励着我少小萌动的童心!
我和我的同乡伙伴们,一起伴随着大人们度过了那每天只有半斤供应粮,近三年的公社食堂集体生活,听着当时大队干部本族四哥姜汉平会上讲的豪言壮语:“大家好好干,再有两三年我们就买上大汽车,抽水机,以后干活就不用动大力气了,”不管怎么说机械化、电气化能解放大批生产力的人心所向是可以大大鼓动人的情绪和精神的,我们能每人吃着每天半斤粮食拌合着瓜菜代食品活下来,就是靠着这份共产主义理想为动力的,共和国的开国元老们。带领中华儿女打江山,不就是吃着草根,煮着皮带靠着这份共产主义理想,并且为践行实现这一目标而走过来的吗?有的把命都搭上了,在他们面前,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两个月后我终于站了起来,扔掉了我病中陪伴的那根拐棍可以上路了,我和 母亲商量,把全家三口的供应粮放给父亲一个人去吃我们去讨饭吧!
靠讨饭也会度过这暂时困难的。母亲看着我面对艰难的那股斗劲两全 齐顾为难的说:“可是你不去上学耽误了学业怎么办?”我说我可以 坚持每星期五天插班学习,两天讨饭,当天下午,我趁星期六去“后 梁林母校”找到刘老师。诉说了我要插八级班的请求,刘老师很高兴 的接纳了我,并协调其他老师把我安排进了八级二班,我作为插班生 如饥似渴的从零补习着,直到讲新课,每逢星期六双假,我把老师布 置的作业全放进讨饭篮子里,一大早就跟随着母亲连同结伴的段婶娘 俩就出发了。迎着旧民主主义时期诞生的“中华民国”元年生人的我 的母亲,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被命运安排进一路讨饭的行列,她在饱含苦难的年月里生下了6个孩子,病死了三个,最后终于把我们姐哥三 人历经艰辛拉扯成人,讨饭路上,她理直气壮的告诉那陷入愁苦深渊 的段大婶“,掌起面来好好过,凭我半生讨饭的经验,人还真没有被饿死的,都是受气被迫被气死的,只要你长起精神好好过,什么都不 怕。”她还不停的给段大婶儿打气,“15 年前咱村头大道上过八路 军时,队伍里唱的那支歌,你还记得吗?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 造,听过没有?多精神!佛凭一炉香,人凭一口气,日子是长远的,眼前是暂时的,好好活吧。”几句话把愁苦满面的段大婶说的脸上笑 开了花,两个多月的乞讨生活,非常的“五加二”,我们走遍了徂徕山后的千家万户,住遍了家家户户的麦草窝和热灶窝,借着好心人家的油灯和蜡烛,我用拼音字母和老师提供的教材帮助,顺利的完成了五年级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小六年级,临毕业升入初中的关键时刻,家中父母双双患病无力支撑这个家的时候,十五岁的我终于无奈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学校,扛起了锄头,走进了人民公社的劳动行列!
七、商海探险
作为 1979 年被元老们一直推荐的,治国经验十分丰富的邓小平,作为老政治家、设计师,他对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的路子,规划布置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他没动一枪一炮,果断地将四人帮一网打尽,并消除了“中共中央主席,副主席”的位置,将中共中央的今后最高权力机构改为“总书记负责制”,由总书记负责政治局常委会,他在中央重新恢复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又增加了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的制定,这样一来,使得既有监督、又能够渗入参谋者意见的高度民主议政机制,给国家上层建筑充满了活力和保障,尽管如此,在城市建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集体经济还没有“转型承包,责任到户”的情况下,我的决然辞职仍然受到个别老领导的关怀与指责。“你应当先对前面的情况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公开作出辞职决定,这样做,起码对自己的今后有个保全措施。”
面对着老领导的关心,我很坚定的说,我虽然算不上唯物主义者,但 在前进路上,面对这种走走倒倒,左盼右顾的“机会主义”头脸却深 恶痛绝!学习马列主义精神的基本要领,就是首先要掌握两点,一是 先解决“认识论”,二是后解决“方法论”,只要看准了就要试一试。 如果失败了,那仅仅是变通和方法方式的问题,我再次背起被妻子藏 过数次的提包,毅然的登上了直接通往上海的快车,开始了我向往已 久的“寻梦”之旅!
初春的艳阳普撒在磷光闪闪的黄浦江面,晨五时许,穿梭不息的上班人群和晨练的人们布满了江岸。厚重低昂的江中汽轮像一位刚刚吃饱的水兽,喘着粗粗的长气,吼着惯耳的汽笛从江中缓缓驶过,我这次是第二次进上海了,所感觉不同的是,上一次进上海,我是肩负着近 6 万人口的重托,化着大家的公款而来,而这次来腰包里装的是全家四口人的全部家当,心里沉甸甸的,如果孤注一掷一无所获,那只好是回家后从零开始,15 个小时的夜间颠簸,下车后我来不及喝水,换乘三轮一路拐弯抹角到达黄浦江岸,先去招待所登记了铺位,又在门外小饭桌买了个烧饼,然后我被淹没在赶八点上班的人群之中,我按着行业类别去寻找自己可能适应的商机,一天、两天、三天、四天,转眼半月已过,钱快花光了,粮票也吃尽了,结果是被家家拒之门外,上海是一个集轻、重工业和日用品工业综合发展的城市,我忽视了自己当年穿着中山装,足蹬解放鞋。疾步天目路的个人形象,活像一个“三毛乞丐”同类的形影,我跑遍了我所有要去的地方,得到 的回答全是上海人热情、好客、谦虚、祥和的恭维话,数数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我赶紧买上回头的车票,抽着为“增装”虚伪的“面子主义”洒尽上海只剩半盒的大中华香烟,心神疲惫的回到返程泰安的车厢坐号上,火车开动了。我回首窗外,收敛着面对上海这座“恕可慕,而不可及”的洋人城市的无奈眷恋,不觉经过了 93 公里的路程,火车进入了“千年吴国”的姑苏之城,当我又一次点燃大中华香烟陷入沉思的时候,机遇来了,上帝总是在山穷水尽的时刻把机缘送到你的面前,坐在对面的,看上去那位文斯素雅的白眼镜女士对我发话了,她说:“看样子你像北方人吧?来上海做什么来着?”我面对着这位和蔼慈祥的大姐随即把我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她淡淡的笑了笑,笑声中让人感觉到她是一个“宏观能看到宇宙,微观能鉴别粒子”的人,几句寒暄之后,她诚然告诉我,上海是一个有着近三百年发展历史及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品和工艺品业高度密集型综合发展的城市,就这么说吧,平日里上海人抽颗香烟,用块肥皂都要看看品牌是不是上海本地产的,就拿送礼的产品来说吧,如果看到你送的不是“上海喜临门”牌的,你的身份价值在他心目中可能就一落千丈,可想而知。说到这里,我赶紧插话:“大姐,你说到“根儿”上了,我这次投资取向失败,原因就在这里”,她继续说:“辞职转型没有错,定向上海干番事业也没有错,关键是要找准切入口和结合点。”一句话,性华开天!我赶紧问:“大姐“点”在哪里?”,她很郑重地站在至高点上,给我指出了几种向前走的方向,她说“有的人只顾自己发财,到头来朝三暮四一无是处,有的人一开始就想到别人,让大家都能跟着分享,你喜欢哪种?”我没加思索的说:“后者!”白眼镜大姐好像发现了什么,表情一振:“好,那我就为你选择后者”,她非常认真地向我讲述:“上海现有 1300 万人口,不论什么人都长了一张嘴,这张嘴每天要吃三顿饭,请你在嘴上找找文章。”我问上海人都是爱吃什么?她说:“吃的东西五花八门,就像禽蛋肉食来讲,上海人最
爱吃的还是鹅、鸡、鸭、兔,牛羊肉这几样东西,你要有的话,每车51一万斤,每天一百车进上海还不足我们上海人每天平均吃上一两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句话打开了我心中的广阔天地,那位“天使”大姐只留下各类禽肉食品的不同价格,没留姓名、住址就匆忙下车了,遗憾的是,这位为北方“泰莱平原”点燃富民之火的化身,再也没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没想到几句话竟成为拉动泰莱平原黎民百姓共同致富,精准脱贫近 40 年的龙头企业,后来的部分加工户和孵化户王继河,赵山江等,都成为泰安远近有名的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八、溯源讨金
虽然我饱受“三年自然灾害”无力求学和“十年文革”的两次重撞而无从“得志”,但是我仍然知足自豪的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不但没有我这个家,也没有今天我这个“我”,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寿诞之际,我把建国后祖国的坎坷经历和自己的人生历程,酿成一个“豆腐小块”,献给我们的祖国母亲,传递给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有本事,去做“官”,我在此送你三个字,一定要做到“清、慎、勤”,“清”者清廉也,“慎”之慎 重乎!“勤”之“勤政”尔!时刻联想到是“谁”给你的这把交椅?而你又是在为谁服务?如果去隐扶勤政做“侍官”,那么我也送你四个字:期望你一定做到“公、慈、明、刚”,“公”就是公而大之,“慈”就是善政人民,“明”就是经纬分明,“刚”就是坚守原则,矢志不移。如果你要去做一个“万岁老百姓”,你就要熟读“社会”和“自然”两门科学,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人生要成全自己,大体要经过“三道”修性,少壮习“儒”,做到凡事能“提得起”,中年悟“道”,做到在辩证思维中遇事能“行得通”,天年依“佛”,做到坦坦荡荡,一切都能“放得下”,一生明“神”,明神才能出“智”,天、地、人、神相感统悟,道兴佛乐,才能无“疾”而终,在这里我所讲的“无疾”, 当然是不给后世人留下“无德”的东西,这些都是“成人之道,立业之能,修人之圣,成事之功”的自然法则,与大家分享,诚然是在为前人传达一份“终极关切”,这就是我的家国情怀,也是我对“自尽其性,自完其心”的一份诠释。奋当情涌,意犹未尽,难以收笔,留诗曰:
悟世觉知万事空,无撼不见“宙”大同。
相期百年“盛典”时,再造辉煌待后生!
“开国大典”亲聆人、泰山农夫 姜汉石 时于建国七十 周年之秋,沐手撰文于泰山之阳!